预防登革热 | 这些知识你一定要知道
更新 | 共1873人阅读
近期广东的天气
不仅“炎值爆表”
还时不时被暴雨夹击
……
一到晚上
蚊子更是嚣张肆虐
每晚都要上演一场“人蚊大战”
每年6-10月是登革热的高发流行季
登革热有什么症状?
传播的途径有哪些?如何预防?
下面为您一一解答
01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由蚊子传播给人类。病原体为登革热病毒,可分为DEN1、DEN2、DEN3、DEN4四型。
02
登革热是怎样传播的?
登革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当雌蚊叮咬了带有病毒血症的病人和猴类后,病毒在蚊体内增殖,经8-10天的潜伏期,再将病毒传播给健康人,伊蚊感染后无症状,但可终身携带和传播病毒,并可经卵传递给后代。
03
登革热有流行季节吗?
登革热是东南亚国家常见的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生。伊蚊全年都有生长,其中8-10月份最为活跃。登革热发病高峰期在8-10月份。
全球登革热疫情呈持续高发态势,东南亚及南亚地区疫情上升最明显的国家包括柬埔寨、老挝、新加坡、越南、泰国、马尔代夫、马来西亚等,美洲地区登革热疫情持续高发。
04
被带病毒的伊叮咬后会出现什么症状?
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14天,患者多以突然发热为首发症状,持续发热3-5天,严重头痛,四肢酸痛、关节痛、肌肉痛、背痛、后眼窝痛。发病后3、4日出现红疹,恶心、呕吐,轻微的流牙血和流鼻血。
病后有可能出现极度疲倦及抑郁症状,极少数病者会发展为出血性登革热,并进一步出血、休克,严重时可引致死亡。
要注意的是,若有部分人感染后不发病,则他们称为隐性感染患者,但同样能通过伊蚊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05
如何判断是不是感染了登革热?
当出现发热、头痛、骨痛等登革热类似症状时,特别是生活在有登革热病例的地区,或者15天内到过登革热流行地区旅行,就有可能患有登革热。病人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要和医生充分合作并遵照医生指示吃药,一定不要擅自吃药,致使病情加重。
一旦怀疑患上登革热,病人家属要在室内外喷杀成蚊,同时清理室内外积水容器,保持环境卫生,降低蚊子的密度,以免将病毒传染给家人。
06
如果感染了登革热怎么办?
现时没有针对登革热病毒的特效药和可靠的疫苗,目前主要采取支持、对症治疗方法。
高热以冰敷等物理降温为主,避免使用阿匹西林等退烧药。只要能够及早接受治疗,登革热病人一般都能完全康复。
07
近期外出旅行如何防护登革热?
计划前往旅游热点如柬埔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及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等地旅游的市民,注意做好防蚊措施:
1.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浅色长袖衣服及长裤;
2.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尽可能涂上含有避蚊胺成分的驱蚊剂或蚊虫驱避药物;
3. 尽量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上午9-10时,下午4-5时)在树下、草丛、凉亭等户****暗处长时间逗留;
4.旅游后15天内如出现发热、头痛、四肢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并告知医生登革热流行地区外出活动史。
08
在家如何预防登革热?
预防登革热的最佳方法就是清除积水,防止伊蚊孳生,以避免给蚊子叮咬,措施如下:
1.如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
2.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并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份量。切勿向运作中的电器用品或火焰直接喷射杀虫剂,以免发生爆炸;
3.防止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如:将贮水容器、水井及贮水池加盖,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所有渠道要保持畅通,将地面凹陷的地方全部填平,以防积水;
4.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殖植物,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
5.外出树下、草丛、凉亭等户****暗处逗留时,尽可能穿宽松的长袖衣裤,涂抹花露水。